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_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_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_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

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安徽頻道>>江淮傳真>>縣區(qū)傳真

石臺縣橫渡鎮(zhèn)璉溪村:鄉(xiāng)村剃頭匠60年的堅持

2025年02月28日15:06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安徽頻道
小字號

在石臺縣橫渡鎮(zhèn),有一位家喻戶曉的“名人”——汪臘茍。他是一位剃頭匠,走街串巷,用手中的剪刀,為村民們剪出了半個多世紀的清爽與溫暖。

從前,剃頭匠是提供理發(fā)服務(wù)的傳統(tǒng)手藝人,他們挑著擔子,一頭是火爐、臉盆,用以燒熱水供顧客洗頭潔面;另一頭是精巧小柜,存放著理發(fā)工具。走街串巷、趕集下鄉(xiāng),為村民送去便捷的理發(fā)服務(wù)。這場景,雖如今已不多見,卻深深刻在老一輩人的記憶里。

汪師傅在理發(fā)。

汪師傅在理發(fā)。

汪臘茍便是從那個時代走來的剃頭匠,時至今日,他仍堅守在鄉(xiāng)村,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村民提供方便又實惠的上門理發(fā)服務(wù)。

天剛亮,他就仔細整理好手提箱,認真檢查剪刀等理發(fā)工具,準備開啟一天的奔波。汪師傅不會騎車,全靠雙腳丈量鄉(xiāng)村的土地,有時要步行20里外去村子,來回就是40里路,日日年年如此。

清早,在鴻陵村,他的第一位顧客許靈坤早已在家等候。許靈坤是老主顧了,汪師傅熟練地引導(dǎo)老人入座,打開手提箱,拿出圍裙給老人圍好,便拿起剪刀開始剃發(fā)。

許靈坤一邊配合,一邊聊起來:“我從年輕時候起,頭發(fā)就一直由汪師傅打理。他18歲就開始干理發(fā),到現(xiàn)在都快60年嘍!”汪師傅笑著回:“五十七年啦,那時候他剛當老師參加工作,現(xiàn)在都退休咯?!?/p>

汪師傅在理發(fā)。

汪師傅在理發(fā)。

剃發(fā)完畢,接著洗頭、剃須、修面。一番打理后,老人清爽了不少,連聲道謝:“每年都盼著汪師傅來,每月按時修剪,整個人都精神多啦?!蹦杲搜耐魩煾担忠琅f穩(wěn),理發(fā)時專注細致,手藝絲毫不減當年。理完發(fā),汪師傅匆匆趕往下一家。

“我一天最多要剃7、8個,早上六點就出發(fā),一直忙到晚上五點。最遠的要去大宇坑,來回就得40里路?!蓖魩煾嫡f道。很快,來到橫渡鎮(zhèn)鴻陵村許排安家中,老人已搬著盆和椅子在門口等候。

汪師傅介紹,他掌握著七八種男士發(fā)型的修理技巧,每月都會幫許排安整理發(fā)型和胡須,修面剃須時一人一換刀片,確保衛(wèi)生健康。

汪師傅的箱子。

汪師傅的箱子。

璉溪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任福貴說:“我小時候就是汪師傅理的發(fā),我家小孩的胎發(fā)也是他剃的。我們村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知道他,尊敬他。”當問起汪師傅何時放下剪刀不干了,他語氣堅定:“剪到剪不動為止!給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孩子服務(wù),這是為人民做好事,也是我的本分。”

從18歲到76歲,汪師傅見證了鄉(xiāng)村的成長與變遷。從泥濘山路到平坦柏油路,他靠一雙手、一雙腳,走進了每一位顧客心里。從幼兒的胎發(fā)剃起,到為老人整理發(fā)型,他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。(江雪飛 丁?;?吳心怡 文/圖)

(責編:黃艷、張磊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